新闻动态

调整收费标准的通告
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10:35    点击次数:96

先说最关键的收费变化。

以前这三个停车场都是按小时累进计费,现在改成"2小时免费起步"。举个实在例子:以前停3小时可能要花8块钱(比如首小时3元,之后每小时2元),现在变成2元起步,超过部分每小时加1元,停满3小时只要3块钱。这对临时办事的市民来说确实划算不少。不过要提醒大家注意,这个2小时是从车辆进入停车场就开始计算的,不是按小时累计。比如早上8点15分进去,到10点15分刚好2小时,这时候就要开始计费了。

说到包月包年服务,120元/月的价格在岳阳城区算中等水平。对比去年公布的政府指导价,一类区域公共停车场包月最高限价是20元/天,相当于600元/月,这个价格确实亲民很多。不过要注意,这个优惠仅限于火车站、青山路禁毒公园和团结北路三个停车场,其他地方的包月价格可能不一样。有车主算过账,如果每天上下班都要停在这三个停车场,一个月按22个工作日计算,能省下不少钱。

最吸引人的要数储蓄车辆政策。充200元送100小时,相当于白送5天的停车时间。按0.4元/小时计算,充200元实际到账300小时,每天停8小时的话能停37.5天。这对长期需要停车的市民来说确实划算,但要注意这笔钱只能绑定指定停车场使用,而且系统自动扣费,不像现金缴费那么灵活。有市民担心,如果临时需要把车停到其他地方,这笔钱是不是就浪费了?管理部门解释说,储蓄车辆政策就是为了培养市民定点停车习惯,缓解重点区域停车压力。

说到这里,不得不提去年春节期间的惠民政策。2025年春节期间,这三个停车场曾实行免费停车,当时每天车流量暴增3倍,导致周边道路严重拥堵。这次调价后,虽然恢复了收费,但通过价格杠杆调节车流的效果已经显现。停车场管理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,调价后工作日白天车位周转率提高了40%,早高峰时段车辆排队进场的情况明显减少。

不过也有市民提出不同意见。在附近上班的李先生算了一笔账:他每天停车8小时,调价前每月支出约120元,现在按新标准计算,每月要付2元×8小时×22天=352元,再加上可能的超时费用,比原来贵了一倍多。"要是真按这个标准收费,我宁愿每天打车上下班。"李先生的抱怨反映出一部分市民的真实想法。管理部门表示,针对通勤族需求,正在研究错峰停车方案,计划与周边写字楼停车场共享车位资源。

从政策制定角度看,这次调整体现了三个显著特点:一是用价格杠杆缓解重点区域拥堵,二是通过包月包年服务稳定客源,三是储蓄车辆政策引导长期停放。这种组合拳模式在省内外多个城市都有成功案例,比如长沙五一商圈实行的"阶梯收费+夜间免费"政策,有效平衡了商业区和居民区的停车需求。不过具体效果如何,还需要观察三个月试行期的数据变化。

对于准备办理业务的市民,有几个关键点要特别注意:首先,办理包月包年必须携带车辆行驶证和身份证原件,代办还需额外提交委托书;其次,储蓄车辆充值最低200元,余额不足时系统会自动提醒;最后,所有业务只能在泰安大楼5楼线下办理,暂时没有开通线上渠道。有市民建议开通手机APP办理,管理部门回应正在开发相关功能,预计年底前上线。

站在城市管理者的角度,这次调价背后藏着不少民生账。据测算,三个停车场日均接纳车辆约1500台次,调价后预计每天可新增200个周转车位。这对于缓解周边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将有明显帮助。但如何平衡各方利益,仍是摆在管理部门面前的难题。就像住在团结北路的王阿姨说的:"我们小区停车位本来就紧张,停车场收费涨了,会不会让更多人把车停到小区里?"

说到底,停车费调整只是解决"停车难"的其中一环。要真正让市民停车不再难,还需要多管齐下:加快立体停车场建设,推广智慧停车系统,优化公交线路减少私家车出行等等。值得期待的是,县停车管理服务中心透露,今年计划在岳阳南站周边再建两个智能停车场,预计新增800个车位。这些民生工程早日落地,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停车压力。

各位看官,关于这次停车场调价,您是觉得合理还是吃亏?欢迎在评论区说说您的看法。如果您已经办理了相关业务,也欢迎分享使用体验。毕竟,政策的最终效果,还得看咱老百姓的实际感受不是?